其四
春天来了,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天的“放养”。也就是到了春天,山上有草了,各家各户都会把自家的牛赶到山上去“贴膘”。(因为整个冬天,在家里喂养的牛,没有什么好料,个个都是枯瘦如柴,而到了春天,阳春三月,山上的青草都涨上来了,到山上放养贴膘最合适了。也不用再天天喂养,省了老多事情。但条件是隔几天就要上山去看看,因为害怕牛丢了。)
这天,我和母亲一起到山上去看望一下自家的牛。远处的大青山连绵不绝,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。山上的树木刚刚吐出嫩绿嫩绿的芽,高低不同,参差不齐,有远的、有近的、有高的、有低的,形成一幅幅无与伦比的早春画面。远处的松树、柏树却显得灰头土脸的绿,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。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一直蔓延至山的尽头,正验证了那句话:山的那边还是山,路的那边还是路。而山路上的野酸枣树是最头疼的,只要你从边上过去,有裤子的统统把裤子刮破,无裤子的统统把小腿给刮出血印来。我们的阿黄倒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,因为毛皮很厚,根本不会受这方面的罪。它吐着长舌头,一直走在我们的最前端,就是毛发上偶尔会沾上鬼见针和苍耳(你们还别不信,怎么春天了,还会遇到去年秋天才会有的鬼见针和苍耳。还别说这些了,就是去年的野酸枣,到现在也可以在树上见到。如果用嘴去吃,干的,特别干,酸甜味。)等我们到了地方,已经累的不行了,先坐下来休息休息。然后,再到山泉边上美美地喝上一顿甜美的山泉水。那山泉水清凉甘甜,也经常是山上的野生动物和人畜的饮用水。此时的阿黄体力是真的好,也未感觉到它累。我们在一块草地上的阴凉处休息,它却在草地上一边奔跑,一边玩。一会儿打滚,一会儿匍匐前进,去追逐小野花上的蝴蝶玩。没有多大会儿,阿黄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,也可能是跑累了吧。当我看到它时候,差点没有笑死,只见它一边的嘴边肿起来了。这一看就是在哪里调皮,惹到了蜜蜂,被它蛰了一下,嘴巴一边大,一边小看起来十分滑稽。
等我们休息好了,就出发在大山各沟各叉里去找牛了,也不管是平坦的小道,海上陡峭的山坡或悬崖,更是穿过细窄的山洞,或者断崖、河流。我们的阿黄总是一马当先,始终紧跟其后,不离不弃。当遇到极其险阻的山崖或者河流,阿黄不敢过去,急的汪、汪、汪大叫,团团转之时。我就抱着它过去!
在山路的转角处,母亲对我说,快拿一个袋子过来,我以为是什么呢。结果过去一看,原来是一大片野韭菜,然后我们就采摘了一大袋子,那么剩下的就留给后来的有缘之人吧!
我们转了大半天,终于找到了自家的牛了。它和几头牛又一起在一片丛林中休闲地肯着青草。当母亲过去一点,牛一抬头就跑出去一段距离。然后,停下来,继续吃青草。当再次靠近一点,又是抬头就跑。此时阿黄似乎看明白了什么,一个匍匐绕到牛后面,一个起身就汪、汪、汪大声叫起来。把牛吓得起身就跑,然后一看这边有人,那就从我们侧翼跑开了。此时阿黄就来了兴致,就一直追着牛大声汪、汪、汪。因为我们家的牛是一个半大不小的母牛,特别胆小,没办法,当它跑过去和另外几只成年牛混合后。这时候阿黄还是不依不饶地追上去狂吠,而这时它遇到了硬茬了。当看到一身黄皮的“狼”跑过来吓坏了牛群,由于老牛护犊情深,不管三七二十一,老牛上来就用牛角去顶阿黄,它看到老母牛不顾一切的冲过来,立刻就怂了,夹起尾巴向我们这边跑过来,在我们身后边还是狂吠不止。母牛见“小黄狼”不敢靠近,就带着牛群去了远处水草更茂密的地方吃草去了。还是母亲经验老道,于是九拿出来了一些麦麸,拿盆子用水搅拌后慢慢靠近牛,才得以解决这一难题。